來源:廣東外語外貿大學學刊
2016-03-25 16:13:03
探析政府新聞發言人的角色沖突
文/蔡嵐
一、新聞發言人的多重角色沖突
角色沖突是指發生在同一個角色扮演者所扮演的不同角色之間的沖突。新聞發言人的角色行為主要是在與政府、媒體、公眾的角色互動中完成的。這三者對新聞發言人這一社會角色有著來自各自角度的角色期待,這就在客觀上造成了新聞發言人需要扮演不同的角色,因而不可避免地面臨不同的角色沖突。
1.作為“政府代言人”與作為“公民知情權維護者”之間的角色沖突
從公共關系的角度看,新聞發言人的主要任務是溝通政府與公眾之間的關系,塑造與維護政府的良好形象。也即,對政府而言,新聞發言人是政府信息的發布者,更是政府工作的參與者,所以,發言人必須始終維護政府利益。
對公眾而言,新聞發言人是政府信息公開的窗口,公眾需要通過發言人實現和享受自身的知情權,進而行使對公共權力的監督權。憲法第2條、27條、35條、73條中都體現了讓公民擁有充分而翔實的知情權是“表現自由”的隱含內容。此外,《政府信息公開條例》規定了政府應當主動公開政府信息??梢?,新聞發言人需要同時承擔為公民傳遞政府信息、維護公民知情權的職責。兩種角色造成了發言人的角色沖突。
2.作為“信息控制者”與作為“信息發布者”之間的角色沖突
政府新聞發言人一方面是信息的控制者,控制不利或有害信息,傳播有利信息,媒體通常追求新聞的敏感性和時效性,除了傳播政府政策和施政方針外,對于政府的行為過失而導致的負面新聞也非常關注。媒體常常從新聞媒體的視角代表公眾質疑政府的政策行為,行使著質疑政府發言、監督政府行為的社會功能。在傳統的宣傳體制下,政府控制著媒體報道什么以及怎么報道。然而,現代新媒體環境下,當真理還在穿鞋時,流言已經遠在千里了?,F代媒介生態環境要求新聞發言人改變舊有狀態,從信息的控制者轉化為信息的發布者。
另一方面,新聞發言人出于職責要求,要從維護政府利益的角度,做出有利于政府的解釋。新聞發言人需要控制、加工信息,有所為、有所不為,選擇發布或者不發布某種信息,才能達到塑造組織良好形象,引導媒體與公眾向政府所希望的方向發展的目的。
但是作為新聞媒體挖掘新聞信息的重要來源,新聞發言人又必須順應現代媒介生態環境的要求,滿足公眾的求知欲,發布大量的信息。這兩個不同的角色并存,使新聞發言人在面對媒體進行角色定位時,難以抉擇而陷入角色沖突。
3.作為“新聞人”與作為“政府人”之間的角色沖突
設立新聞發言人的目的之一就是要通過新聞發言人的信息發布行為,使公眾更加理解、支持和配合政府的行為和相關政策要求。為此,新聞發言人必須發揮“新聞人”的角色功能,通過議程設置來促進主流輿論的形成。因此,能否通過議程設置,將政府的政策和工作變成人民樂于關注的熱點,使政府決策的權威性與新聞報道的影響力相結合,在公眾中形成廣泛的相關的討論議題,最終實現合力效應,是對政府新聞發言人工作績效的重要挑戰。
現行體制下的新聞發言人一般是由部門主要領導兼任,往往首先認知的是“政府人”角色。即首先認同的是其行政職務,其次才是政府某部門的新聞發言人。在長期的政治宣傳慣性中,相當多的政府官員認為,信息披露是他們的權利而非義務。因此,作為行政部門主要領導的“政府人”,與需要專業媒體素養的“新聞人”之間的角色要求,通常面臨困境。
二、新聞發言人角色沖突的形成機理
新聞發言人,既是一項專門的制度,也指實踐制度的人。無論作為制度還是作為實施的人,造成新聞發言人困境的原因是多方面的,包括制度本身、媒介生態變化、相關法律法規以及官僚傳統等多重影響。
1.制度原因:制度的發展期和非專業的發言人
首先,我國新聞發言人制度起步晚,發展時間短。1991年國務院新聞辦公室成立后,國務院各部門和省市政府才逐步建立新聞發言人制度,起步十幾年制度尚未成熟,自然出現許多問題,發言人定位不清晰、角色模糊就是問題之一。
其次,現階段發言人幾乎都是非專業人員兼任。美國白宮的新聞發言人都是記者出身,而我國新聞發言人都是官員出身。雖然部門重要領導最熟悉本部門的運作,也掌握最多的信息,他們兼任發言人,具有信息占有優勢,發布的信息更具權威性。但新聞發布對他們來說是一份兼職,得不到足夠重視。他們更多關注的是本部門的形象與工作成效,這關系到他們的工作能力評定與晉升考核。在利益的權衡線下,新聞發言人根本不可能不顧本部門以及自身利益,自覺地公布不利于部門但關系到公眾利益的信息。
2.媒介生態原因:從單一向多樣化過渡
隨著媒介生態的發展,尤其是自媒體的涌現,打破了信息壟斷格局,新聞發言人必須轉換角色,從單一媒介生態時的信息壟斷控制者角色,走向多樣化媒介生態環境的信息發布者角色。
多元媒介競爭迫使媒體更加追逐公眾的關注,為了搶占關注度,媒體通常只注重時效而忽略了真實。為了吸引眼球,媒體搶先發布的未必是有利于社會安定與發展的信息。所以發言人仍要承擔信息控制的職責,引導媒體朝著利國利民利社會的方向傳播信息,如果新聞發言人不能正確把握扮演兩個不同角色的時機,就會陷入角色沖突。
——來源:《廣東外語外貿大學學刊》
想爆料?請登錄《陽光連線》( http://minsheng.iqilu.com/)、撥打新聞熱線0531-66661234或96678,或登錄齊魯網官方微博(@齊魯網)提供新聞線索。齊魯網廣告熱線0531-81695052,誠邀合作伙伴。
網友評論僅供網友表達個人看法,并不表明齊魯網同意其觀點或證實其描述我來說兩句